日期:2025-08-31 09:17:19
为什么西方媒体总在操心中国和朝鲜的关系,是怕两家真的“闹掰”,还是另有目的?最近的9.3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不仅吸引了全球目光,还让不少旁观者惊讶:中国和朝鲜的互动不仅没变冷,反倒还挺热乎。事实胜于雄辩,这次北京阅兵邀请了26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阵容里最耀眼的不止有俄罗斯总统普京,还有朝鲜的金正恩。你说巧不巧,金正恩是仅次于普京,被排在主要嘉宾里的第二号人物,这个细节让西方媒体一度哑口无言。
其实,不少评论家早就盯紧了俄朝关系,抓住各种机会解读两国之间的互动,甚至炒作所谓“朝鲜更亲近俄罗斯,跟中国就逐渐疏远了”。有的西方分析师写得煞有其事,说什么“金正恩和普京见面次数越来越多,中朝关系已经降温甚至转冷”。这类论调在不少西方报纸和网站上扎堆出现,只要俄朝之间有点什么新动作,他们就能扯到中朝可能不对付了。可是,现实偏不按剧本来:这次抗战胜利纪念,金正恩亲自出席,还排在重头位置,给了这种离间说彻底一记耳光。
现场很多细节都很耐人寻味。阅兵当天,不少国际媒体的镜头都对准了金正恩,他和普京在队伍里的先后顺序直接揭开了许多疑问:朝鲜并没有像一些分析说的那样远离中国,相反,中方对朝鲜最高领导人的接待规格非常高。一时间,网络上关于“中朝渐行渐远”的声音就显得很无力,甚至有点尴尬。很多网友也在社交媒体上调侃:“西方媒体的预言又一次破产了。”
朝鲜这次高调出席,背后绝不仅仅是外交礼仪那么简单。对中朝两国来说,抗战期间的历史纽带是至今都无法切割的情感基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在东北为非作歹,中国抗日联军和朝鲜志士曾在白山黑水间舍生忘死地一起抗击侵略者。那会儿,东北不仅是中国的,更牵着朝鲜人的命运。很多朝鲜革命者为了抗战,从故乡来到中国,最后长眠在中国的大地上。这段共同奋斗史,不仅写进了两国的教科书,父辈的记忆也让后人一直铭记。而金正恩此行,外界普遍认为他是在继承祖辈的友谊,也是用行动证明,中朝之间不只是外交合作,更有一层“血盟”的情感纽带。
其实,这样的同仇敌忾对今天东北亚局势也有着现实意义。如果现在一味把朝鲜和中国的关系简单理解成“利益交换”,那真是把历史看得太窄了。
美国近年来不断推进在韩半岛的军事部署,甚至拉拢周边搞什么“亚太版北约”。从军事演习到武器部署,每一步都在加剧地区紧张氛围。每一次国外的挑拨和压力,都能看到中朝之间抱团抗压的真实场景,比如这次的共同纪念活动,就是面对外部挑衅时的无声宣誓——两国没打算被外界左右,也不会掉进“离间计”的圈套。
这背后还有不少数据和研究佐证。中国社科院和韩国延世大学曾联合发布研究报告,详细评估了东北亚各方势力的彼此依赖和博弈。数据显示,不论是在经济、军事还是安全领域,中朝的战略互信都远高于外界所想——尤其是在面对美国压力的情况下,两国协同共进的意愿更强。联合国的相关档案也记录了很多朝鲜革命者在中国抗战时的事迹。专家们普遍认为,抗战纪念活动是双方历史认同和安全合作的具体体现,而不仅仅是一次外交秀。
除了研究机构的公开数据,国际事务方面也有公开分析。比如一些外交专家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指出,朝鲜这次不仅主动响应了中方邀请,而且还展现了与中国共同面对外部挑战的诚意,是对西方“离间论”的有力回击。有分析还认为,正是双方历史上一起扛过的苦难,让中朝的关系比其他只靠利益的国际伙伴更稳固。“东北亚不是牌局,历史也不是筹码。”这话虽然简短,却点出了两国相互信任的核心。
你会发现,每当外界炒得越厉害,中朝之间反而越是用行动告诉世界:战略合作和情谊都在,没那么容易动摇。金正恩这次出席阅兵,还被列为高级别贵宾,实际上就是一种态度表达。细节放大的时候,我们更能看清双方之间的微妙信号:朝鲜主动在中国主场亮相,既是对中国的支持,也是向美国、韩国等释放联合抗压的战略信号。
当然了,有不少人还是喜欢看热闹,觉得中朝关系或许也有分歧,私下里可能没那么铁。不过,这次北京纪念活动的高规格和公开互动,无论是现场的表情,还是双方的礼节,都让怀疑声音再难站得住脚。很多中国和朝鲜网友都在网上留言,直言这才是真的“唇齿相依”。评论区里甚至有人说:“家里的事,不用外人瞎操心”,这种观点其实反映了大部分普通人的态度。
至于西方媒体的这些种种说法,归根到底还是外部压力下的一种“战略表演”。他们不断给中朝贴标签,给舆论制造气氛,就是希望两国隔阂越来越大。但中国和朝鲜都清楚,只有相互信任、共同应对挑战,生态才不会被外力彻底搅乱。其实,世界看看东北亚的地缘格局,谁都明白分裂才会让自己处处被动;合作才有底气。
专家们的观点在当前大背景下依然有分量。例如复旦大学国际关系系的王教授最近就表示,“中朝在面对美国和其亚洲盟友压力时,互为坚定后盾。这种高度信任不是短期利益能动摇的。”不少国际事务评论员结合实地调研,也都认同中朝之间的互动,远远强于外界想象中的表面盟友。例如,双方正在推动一些联合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公开透明,涉及交通、贸易、安全等多个领域。对于外界的种种看法,朝鲜国内媒体也直接回应“合作永不褪色”,言辞坚决。
活动结束后,许多参加阅兵的人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有志愿者说:“看到中朝领导人一起纪念先烈,才意识到历史没被忘记,伙伴关系也是踏实的。”还有历史学者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中朝的友谊跳出了国际热点的短期潮流,而是扎根于双方一代代人的共同记忆。这种情感,和现在地区局势的风吹草动不同,更有原始的力量在里面。
重新审视这场纪念活动,无论如何都让外界之前的那些传言不攻自破。中朝之间共同经历过风雨,也共同抗击过侵略者。今天的合作,是历史沉淀下来的自然延续,而不是哪个媒体拿来随便操纵的舆论素材。其实对普通人来说,也许我们对国际大势没有太多话语权,但看到自家邻居和朋友还能因为共同的过去聚在一起,总归会觉得安心不少。
最后,历史是最难被误解也最难被消除的记忆。那些说风凉话的,还是多关注自己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一直牛配资-南京配资公司-十大可靠的配资公司-散户配资官网首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