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29 08:06:53
2022年俄乌冲突刚爆发时,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冷冷丢下一句话:“欧盟将是最大输家。 ”当时布鲁塞尔的政客们忙着给乌克兰运炮弹、给俄罗斯写制裁令,没人把这话当回事。 三年后的今天,欧洲人摸着瘪掉的钱包、看着外迁的工厂、算着四倍价的天然气账单,终于回过味来预言不是提醒,是丧钟。
北溪管道被炸的硝烟还没散尽,德国制造业先倒下了。 2024年,德国联邦统计局白纸黑字承认:全国因俄乌冲突直接经济损失2400亿欧元。 化工巨头巴斯夫关停在路德维希港的百年老厂,大众汽车生产线搬去美国得克萨斯州,奔驰生产线转移到北京顺义。 曾经轰鸣的鲁尔工业区,现在听得到失业工人举着“要面包不要炮弹”的标语游行。
能源账单才是真正的绞索。 2022年冬天,欧洲人发现家里暖气费单子后面多了个零。 美国液化天然气船横跨大西洋赶来“救急”,价格牌上赫然标着市场价格四倍的数字。 法国总统马克龙气得公开骂街:“这不符合友谊精神! ”但骂完还得签字毕竟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管道已经被自己亲手掐断。
到2024年,意大利家庭能源支出占比飙到收入的15%,德国小面包店因为电费暴涨被迫涨价60%,街角咖啡馆挂出“冬季歇业”牌子成了常态。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办公室灯火通明。 三年来她签了12轮对俄制裁,批准了超820亿欧元对乌援助,还冻结了北溪二号管道的运营许可。 但布鲁塞尔街头流传的讽刺漫画一针见血:她给华盛顿递刀,欧洲人挨刀。
最扎心的事实浮出水面:美国军工企业雷神公司2024年利润暴涨200%,欧洲军援乌克兰的炮弹60%采购自美国工厂;贝莱德资本低价收购乌克兰电网特许经营权时,德国电网公司却在破产边缘挣扎。
特朗普重返白宫像一盆冰水浇透欧洲。 2025年1月,他对着镜头咧嘴一笑:“北约盟友该自己付保护费了。 ”话音未落,欧盟各国防长紧急开会军费开支要集体翻倍,原本修医院学校的预算改买F-35战机。
更狠的在后头:美国国会暂停对乌军援,甩给欧盟一张670亿欧元的催款单,要求“欧洲扛起乌克兰防线”。 冯德莱恩还在喊“支持乌方直到胜利”,柏林街头的出租车司机已经学会新俚语:“冯德莱恩? 那是白宫驻欧快递员! ”
难民潮冲垮了欧洲最后的体面。 波兰在波德边境拉起带电铁丝网,意大利把难民船推向法国海域,希腊列岛挤满睡在帐篷里的乌克兰妇女儿童。 三年来超1000万难民涌入欧盟,德国接收了183万,结果57%民众怒吼“他们抢了我们的福利”。极右翼政党支持率像坐了火箭:德国选择党民调冲到32%,法国国民联盟拿下25%选区,抗议者举着火把包围布鲁塞尔欧盟总部。
默克尔2025年5月的警告被淹没在示威口号里。 “欧盟正在自杀! ”她在自传《自由》发布会上语气冰冷。 当年她力排众议推进北溪二号,是为让德国中型企业用上便宜天然气;坚持接收难民,是为填补制造业23%的岗位缺口。 如今新政府关管道、修围墙,结果大众汽车搬去了中国,化工厂成本暴涨18%,犯罪率飙升31%政客们用价值观砸碎了经济算盘。
战场上的胜负早就不重要。 俄罗斯实际控制乌东18%领土,卢布兑欧元汇率比战前还稳;美国军火商三年赚了冷战以来最大利润,页岩气公司股价翻了三番;乌克兰国土炸成废墟,但扎卢日内等接班人都已在美国智库备好案。 只有欧盟的账单越堆越高:1000亿欧元企业损失,406亿能源巨头亏空,230亿汽车产业崩盘,还有数不清的社会撕裂与街头怒火。
德国联邦统计局2025年初贴出最后耻辱柱:2023年GDP下降0.3%,2024年再降0.2%这是1950年以来首次经济连续萎缩。 曾经的经济火车头,现在拖着欧盟车厢滑向悬崖。 默克尔三年前的预言在统计报表上变成血红数字,而布鲁塞尔的官员们还在为下一笔对乌援助吵得面红耳赤。
一直牛配资-南京配资公司-十大可靠的配资公司-散户配资官网首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