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剧,作为上海地区的传统戏剧艺术之一,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与民间俚曲。其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众多,尤其是弹词和其他民间说唱形式的融入,使其逐渐演变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滩簧。20世纪40年代,申曲这一名称正式更名为沪剧,并且涌现出了众多出色的艺术人才,其中“四小名旦”便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代表。小筱月珍、丁是娥、汪秀英、顾月珍,这四位沪剧艺术家的名字在沪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其中的顾月珍。 顾月珍于1921年冬天降生在上海的一个贫困家庭。那是一个雪花纷飞的寒冷季节,顾月珍出生后,因家庭无法抚养,便被遗弃在苏州河畔的一处棚户区。幸运的是,一位姓顾的竹匠路过这里,听到婴儿的哭声,他立即抱起了这个无助的小生命,并将其带回家中抚养,给她取名“金妹”。尽管养父母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们给予了顾月珍无微不至的关爱。10岁那年,顾月珍便开始分担家庭的重担,不仅要做家务,还要帮助养父推车上街修理竹器。然而,贫穷的生活环境并未彻底吞噬她的希望。邻居家有一位申曲爱好者,常常拉着二胡演奏,顾月珍在邻家的熏陶下,渐渐对申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常会哼唱一些曲调。
展开剩余39%
发布于:天津市
一直牛配资-南京配资公司-十大可靠的配资公司-散户配资官网首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